當觀眾靠近展柜,輕觸玻璃表面,靜態(tài)的陶罐瞬間“活”了起來——旋轉的三維影像展示器型細節(jié),動態(tài)水流從罐口涌出,再現(xiàn)古人取水場景,而真實的文物完好陳列于透明屏后方。
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展廳內,55英寸透明OLED展柜成為觀眾駐足的熱點。這些看似普通的玻璃展柜,實則是搭載最新顯示科技的交互終端。這種將實體文物與數(shù)字信息無縫融合的展示方式,正悄然改變著千年運河文化的傳播模式。
在當今數(shù)字化時代,博物館展覽已從單一的實物陳列轉向沉浸式體驗。透明OLED技術憑借其獨特的物理特性,為文博展示開辟了新路徑。作為行業(yè)技術突破的代表,55寸OLED透明柜擁有45%透明度,在屏幕關閉狀態(tài)下與普通玻璃無異,啟動時則成為高清交互界面。這種特性完美解決了傳統(tǒng)展柜信息展示與實物觀看難以兼顧的痛點。與普通顯示屏不同,透明OLED采用自發(fā)光技術,無需背光模組。這一特性使其在實現(xiàn)高對比度畫質的同時保持背景通透性,觀眾可同步觀看屏幕顯示的虛擬內容和柜內真實文物。
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,55英寸透明OLED展柜已融入常設展覽,為運河文物注入了科技活力。這些設備并非簡單的展示工具,而是連接古今的文化媒介。虛實融合+觸摸技術,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屏幕獲取文物的詳細信息,參與互動問答或觀看視頻資料。這種互動方式不僅增加了參觀的趣味性,還提高了參觀者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。
在故宮博物院、山東博物館等機構,透明OLED立式箱柜已成為展陳標配,與傳統(tǒng)展柜相比,透明OLED展柜具有三大突破性優(yōu)勢:空間利用效率提升,無需額外位置設置說明牌;信息承載量倍增,單屏可存儲上千頁資料;交互體驗升級,支持多角度查看和場景還原。這種技術對受損文物的展示尤為珍貴。通過透明OLED疊加顯示,觀眾既能看到實物現(xiàn)狀,又可觀賞虛擬修復后的完整形態(tài),實現(xiàn)歷史與當下的視覺對話。
北京大運河博物館通過引入55寸OLED透明文博柜,不僅為參觀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和生動的參觀體驗,也為博物館行業(yè)的展示技術發(fā)展樹立了新的標桿。這種科技與文化的完美融合,無疑將為博物館的未來發(fā)展開辟新的道路,讓文物“活”起來,讓歷史“動”起來!